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天津市教育两委关于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工作交流会”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于7月24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学院副院长,马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文柱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实岗锻炼干部赵亚娟、大中小一体化共建校前辛庄联合小学思政课教师马立娇及我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周显晶主持。
会议伊始,赵亚娟传达了天津市教育两委举办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工作交流会”的会议精神。会议指出,思政课教师作为传播党的理论的重要力量,应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通过召开集体备课、开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系统性和联系性,避免生硬植入,实现自然融入。
接下来,教研室主任和参会教师分别从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融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室主任王建指出,思政课教师应与党的创新理论保持同步,将全会精神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毛概教研室主任吴楠强调,要将全会精神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创新课堂活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法教研室主任顾丽雅提出,要“实时”对标新教材精准性建设要求,注重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全过程,要避免“硬植入”,做到“巧融入”,做到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形策教研室主任彭少勇则从形势与政策课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明确讲清形势、讲透政策、讲深道理,让学生深刻理解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
思政课教师张玉苓和王芸惠也分别就如何融入全会精神提出了具体建议。张玉苓认为,应回顾改革历程,研读重要论述,抓牢主题,思考改革与现代化的关系。王芸惠则建议从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入手,结合课程具体章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之后,前辛庄联合小学思政课教师马立娇结合小学阶段思政课的教学特点分享了前辛庄联合小学在讲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时所采用的创新做法。前辛庄联合小学通过组建思政教师互助小组、利用周边红色资源、组织手拉手共建等实践活动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最后,郑文柱对与会教师的交流发言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围绕如何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意见。他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马院的首要政治任务。“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思政课教师作为第一梯队应率先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充分运用党言党语、网言网语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技术,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他表示,思政课教师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武装,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确保党的创新理论走进课堂、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二要找准切入点,打造学生爱听、想听的思政课,精心设计篇章,对应知识点,既要有全会的整体概况的介绍,又要有深度的专题解读,可以是党史上三中全会、重大成就篇、中西对比时政篇等专题设计,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三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展现马院的良好作风和优良品质,为校内外专题宣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契机,不断探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有效举措,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以实干担当努力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