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位于海河教育园区,隶属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地面积842亩,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485人。
学校秉承“修德育能,日见其功”的校训精神,深耕职教沃土,精育技能人才,获批国家级优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天津市“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职业教育创优赋能建设项目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天津市高等学校智慧教育示范校、天津市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校等。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37个高职专业和1个联合培养技能本科专业,建有8个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优质专业群,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光伏工程技术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为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大数据与商务管理、数字化运营与管理、数字艺术设计、数智服饰融创、数字化设计与应用为校级特色专业群。分类实施“岗位技能人才→岗位群复合型人才→工程实践创新人才→现场工程师”多样化人才培养。与企业共同开发1+X证书标准3个,在26个专业开展1+X证书试点。
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天津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涌现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2人、国家级技能大师2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1人、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天津市技能大师2人、天津市最美女教师2人、天津市技术能手5人、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天津市优秀教师1人等一批名师名匠。发挥教师团队优势对口支援新疆、西藏13人次。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参与建设8个;主持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市(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24门、市(省)级一流核心课程4门;获批国家级“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10本;获批天津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标准1项、资源1项、装备1项。自2008年以来,先后14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赛项,2022年和2024年承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赛项,2023年作为赛项保障单位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可再生能源”两个赛项,2024年协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排位赛和冠军总决赛。近年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
学校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实施首创的“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在专业群中运行“四中心一融入”模式,“共投、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共赢”六维共育人才。与瑞士GF加工方案、德国卡尔蔡司、西班牙歌美飒、三菱电梯、中国英利等世界知名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7个产业学院、校内实训室105个、校外实践教学场所179个。牵头组建京津冀模具现代职教集团、京津冀新能源现代职教集团、全国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全国新能源与环保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共同体、全国产业运营数字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大数据与业财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建设共同体45个;担任中国轻工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成员单位、天津市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天津市新能源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牵头组建碳中和新能源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开放型区域数字化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实践中心;牵头成立首个落户职业院校的国字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精密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参加中国模具行业最高奖“精模奖”评选并获得一等奖;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瑞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培育建设单位、教学资源开发中心和认证培训中心,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同时获批“一基地两中心”的高职院校。学校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成立天津海教园大学科技园轻工分园,践行“学校+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建成精密模具、新能源、电子商务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及“8个中心+1个平台+1个团队+1个智库”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搭建凝聚智慧、汇聚人才、集聚产业的实体“立交桥”。
学校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设思想政治类、专业技能类、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等7类共89个学生社团,校企共建工匠精神传承德育教育基地等18个德育基地。成立轻职众创空间,是天津市教委认定的首批高校众创空间之一,也是天津市首个注册的高校众创空间。连续两年被天津市教委认定为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打造了面向天津市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学生参加各项竞赛屡创佳绩,近五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1项、铜奖5项,在省部级及以上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1560余人次,其中,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中勇夺冠军。学校以人为本,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建立智慧学工“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资助奖优、勤工助学、日常事务一站通办。建立健全奖助学金体系,在国家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还设有校内奖助学金、勤工俭学临时困难补助及德国菲尼克斯奖学金、LG奖学金、英利奖学金、SMC青苗奖学金等多个知名企业奖学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42%,位居天津市高校前列,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在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高职院校排名中,学院位居全国第6名、天津市第1名。
学校现为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入选“未来非洲—中非职教合作计划”,与100余个国家开展交流,主办或承办中新、中埃高层次职教论坛10余次。牵头建设鲁班工坊3个,埃及鲁班工坊项目被列入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发布的(TE2.0方案)中的“卓越基地”试点,成为非洲已建成鲁班工坊的标杆。牵头成立国内职教领域唯一的“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助力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提质升级,形成研究成果《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研究》《职业教育服务中非产能合作研究》等专著。作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执行秘书处,协助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开展筹建工作调研、完善联盟章程、成员单位邀请等相关工作,协助召开联盟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和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入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2018年学校建成全国唯一的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全面展示了鲁班工坊建设历程与成果,接待9万余人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教育部领导、外交部领导以及多国驻华使节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