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够满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在促进就业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职业教育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2年底至今,受上级领导委托赴藏支教,近两年的时间她对西藏职业教育逐渐了解。西藏职业教育起步晚,在发展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都相对滞后,有必要开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做好职业教育对口援藏工作,以便帮助西藏紧紧围绕旅游文化、高原生物、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七大产业展开职业教育,彰显职业教育鲜明的市场导向性,发挥职业教育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方面的人才保障作用,有力地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由于诸多原因,西藏的发展相对滞后。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培养更多理工农医等紧缺人才,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办好职业教育”,给职业教育对口援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对西部职业教育支援指明了方向。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同时具备了西部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在校教师的身份不但是职业教育教师也是乡村教师。进入新时代,中央连续推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进一步说明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实现“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印证了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配置均衡、结构合理、乐教善教、稳定而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对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作用。
然而,现实境况下,当地教师们集中表现为专业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彰显、专业权利与义务面临失衡、专业自我认同水平有待加强、专业学历层次有待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有待提高、教育观念有待更新等问题,随着问题的积累逐渐导致教师个体发展意识薄弱以及职业道德与情操淡化等问题,究其原因多由于专业视野受限、培训内容同质化严重、专业发展动力不足、专业成长环境不佳等因素影响。
她作为天津市第一批组团式职教援藏工作队的一员,充分利用在藏时间,发挥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力争发挥自己的微博力量,和团队一起为昌都市职业教育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她将天津职教经验带到藏区,对昌都职校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帮扶,受援学校两年内得到长足发展。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强基练技”“以赛促学”鼓励教师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登上自治区、国家的竞技舞台,认识自己。制定“强基练技”工作方案,开发“双线指导”教学方法,指导师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项;以专业建设为基础,“教改科研”“创新求实”。辐射带动各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获自治区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等5个奖项。主持和指导教师立项自治区课题2项、发表教改论文2篇、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获评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牵头统编教材5本。以产教融合为引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成校企合作6项,校校合作5项,校校、校企互访交流10余次,服务师生千余人。引进校企捐赠资金100余万元,建立校级名师工作室并设立奖学金,资助师生20余人次。事迹在天津日报、天津教育报、支部生活等媒体报道,获评天津市优秀援藏干部、天津市榜样好教师称号。
|